在1717年,俄国皇帝彼得一世访问巴黎时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事件。一位法国妇女不小心滑倒,四肢张开,正好摔在了彼得一世的马前,场面一度十分尴尬。彼得一世见状,调侃道:“天堂之门开了。”
那时,欧洲人尚未普遍穿内裤,直到200多年后,即1935年,世界上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内裤——美国芝加哥的JOCKEY公司推出了第一条男士三角裤。
然而,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发明了内裤的雏形,虽然当时的设计并不完全成熟,但这项发明展示了古代人非凡的智慧。最早设计这种内裤的人,便是西汉著名权臣霍光。
展开剩余81%或许有些人不太熟悉霍光,但提起他的哥哥霍去病,几乎无人不知。霍光正是战神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。在霍去病封侯后,霍光也因其哥哥的功绩进入宫廷,并逐渐成为汉武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,最终官至大司马、大将军。
提到汉武帝,有人曾戏称:汉武帝之前的皇帝是为了积累财富,汉武帝则“败家”,而后来的皇帝则为他偿还债务。虽然这话有些夸张,但并不无道理。汉武帝尽管雄才大略,外征匈奴、威服四夷,但他的开支也让国家付出了沉重代价。财富被消耗殆尽,人口减少,社会矛盾加剧,国家陷入困境。
因此,在临终时,汉武帝做了两件事:一是写下“罪己诏”总结自己的过错,二是为年幼的太子刘弗陵指定了五位辅政大臣,包括霍光、金日磾、上官桀、田千秋和桑弘羊。这五人组成了“内朝”,虽然名义上是辅政大臣,但实际掌握着巨大的权力,几乎架空了外朝的丞相。
霍光在这五位辅政大臣中地位最高,几乎成为了整个内朝的核心人物。其他几位大臣也与霍光关系密切,其中金日磾的儿子娶了霍光的女儿,上官桀的儿子也是霍光女儿的丈夫,形成了亲家关系。
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霍光与其他辅政大臣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,尤其是霍光与桑弘羊之间的分歧。桑弘羊主张国家垄断盐铁等重要商品以盈利,而霍光则认为这样会压制民间商业,激化社会矛盾,因此坚决反对。这场权力斗争,最终导致了朝中不同派系之间的冲突。
更为复杂的是,上官桀和霍光之间因选皇后一事发生了严重分歧。上官桀希望让自己孙女成为皇后,而霍光则认为她年纪太小,不适合做皇后,结果两人闹得不欢而散。上官桀最终借助长公主的帮助,把孙女推上了皇后的宝座,而霍光对此极为不满,最终导致了上官桀等人的覆灭。
随着霍光逐渐取得了朝中绝对的权力,他甚至开始为皇帝的私生活操心。为了确保皇后能够专宠,霍光下令后宫不得穿开裆裤——一种当时普遍的服饰,用来防止皇帝与宫女发生私情。霍光要求所有宫女都必须穿上“穷绔”,即一种合裆裤,以保证皇后能够生育龙嗣。
这种“穷绔”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内裤的雏形。史书记载:“皆为穷绔,多其带”,即宫女们穿着这种贴身的裤子,既不方便脱下,也能有效避免与皇帝的过度接触。
尽管霍光的这种做法看似有些古怪,但它在当时却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,确保了汉昭帝刘弗陵没有与其他宫女生育子嗣。可惜,刘弗陵年仅21岁便去世,霍光的心血和努力也最终未能实现目标。
霍光虽然在政治上大权独揽,但他对皇室的用心良苦也反映了他在当时的权谋智慧。霍光为中国历史贡献了“内裤”的雏形,这项发明远远领先于西方,至少比欧美早了2000年。
然而,到了东汉时期,汉灵帝因私欲恢复了开裆裤的传统,这让霍光的努力白费,宫廷生活再度回归了原来的状态。
霍光虽然发明内裤的目的有些复杂,但他在权力斗争中的智慧与心计,无疑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借鉴。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普遍很高,称他英明果断、忠诚可嘉,他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,也被认为是西汉中兴的重要一环。
发布于:天津市悦来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